四虎综合网,老子影院午夜伦不卡国语,色花影院,五月婷婷丁香六月,成人激情视频网,动漫av网站免费观看,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一级在线

每日經濟新聞
汽車

每經網首頁 > 汽車 > 正文

營銷乏力馬6獨撐局面 一汽馬自達推新車自救

2012-03-16 01:35:51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深藍 發(fā)自北京    

每經記者 深藍 發(fā)自北京

在馬自達中國戰(zhàn)略的緩慢推進中,一汽馬自達的“多觸點”產品布局并沒有奏效,相反卻日漸陷入了“單騎走天下”的市場局面。

“目前一汽馬自達只有馬自達6一款暢銷車,睿翼銷量一直不是很好,馬自達5和馬自達8的銷售更成問題。”一位北京的馬自達經銷商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與此同時,單車利潤也非常低,基本是進價銷售。我們只能靠年底返點過日子,壓力確實很大。”

面對沒有新車導入打破僵局的情況,一汽馬自達正在采取“自救”策略,準備推出改款車型。不過經銷商對此并不看好。營銷專家張志勇表示,這一局面的形成不單是一汽馬自達公司單方面的問題,馬自達(中國)、一汽轎車兩家股東都有責任。

老馬6銷量獨撐七成

長期以來,一汽馬自達只有馬自達6一款暢銷的車型,這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僅以北京市場為例,去年一汽馬自達共完成銷售8萬余輛,其中馬自達6的銷量占據整體銷量7成左右份額。

“近兩年該企業(yè)在北京的經銷商雖然沒有發(fā)生退網事件,但是數量也沒有明顯增加”,一位接近一汽馬自達的人士表示。

不僅北京市場,全國市場的經銷商數量也沒有明顯增加。《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截至2010年底全國的經銷商數量為170余家,但是到目前也僅僅增加了20家左右。這與國內主流汽車品牌大規(guī)模擴建銷售網絡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經銷商不愿意加盟一汽馬自達銷售網絡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利潤太薄。依靠一款車支撐整個品牌的銷量,對經銷商來說壓力太大。”上述經銷商說。

據他介紹,以北京的一家中型馬自達4S店來說,今年2、3月馬自達6的月銷量為120~130輛,睿翼的銷量僅為20輛左右,而馬自達5只能賣出10輛,馬自達8的銷量更少,每月僅銷售5輛左右,CX-7的銷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從單一品牌4S店的銷量比例來看,馬自達6的銷量占據了該店全系車型的銷量近八成。

一汽馬自達工作人員也承認這一現狀。他坦言,從2011年北京市場的銷量情況來看,全年共完成銷量8萬輛左右,馬自達6的銷量占一汽馬自達全年銷量70%以上的比例,睿翼只占20%。

同時,從一汽馬自達全國銷量來看,2012年前兩月共銷售整車1.45萬輛,其中馬自達6的銷量為1.11萬輛,占據了一汽馬自達76%的份額。而睿翼、馬自達8、馬自達5的銷量分別為2047輛、425輛、928輛。

不僅如此,“單車的利潤也少得可憐。就馬自達6來說,最低配車型的價格已經壓至十四、五萬元左右,基本是進價銷售,沒有什么利潤可言,只能靠年底廠家的返點過日子。”一汽馬自達經銷商表示。

品牌活躍度下降

此前,一汽馬自達寄予厚望的睿翼并沒有取得預期效果,在產品結構中,馬自達6已經服役十年。

“營銷乏力是主要原因。”張志勇說。

2011年10月,素有“營銷大師”之稱的于洪江正式辭去一汽馬自達銷售公司副總經理的職務,投奔北汽。原一汽吉林副總經理田青久接任。“他給人的感覺和于洪江完全不同,他非常低調,似乎在走穩(wěn)妥路線。”張志勇分析。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田青久接任之后,首先將年銷量目標下調到15萬輛,這相對于于洪江年初制定的20萬輛下降了25%。

業(yè)內專家評論稱,“自從田青久接任后,一汽馬自達的品牌活躍度明顯下降。”

相對而言,于洪江“執(zhí)政”時期的一汽馬自達總是活躍在營銷的最前沿。其對《杜拉拉升職記》的廣告植入,讓不少消費者難以忘懷;微博名人于洪江更是吸引了成千上萬消費者的眼球。2010年末,在一汽馬自達銷售公司的工作區(qū)和就餐區(qū)還都貼著 “爭做微博明星”的宣傳標語。

“但是目前一汽馬自達似乎處于靜默期,唯一的營銷手段只有降價。”張志勇說,“面對中國汽車市場日益激烈的競爭局面,馬自達這樣一個二線品牌更應該將宣傳、營銷放在首位。”

合作模式存短板

一汽馬自達陷入今日困境,有一汽馬自達自身的問題,與其股東馬自達和一汽轎車的投入不足也有一定的關系。

據張志勇分析,目前馬自達在中國面臨許多難題,公司長期以來一直陷在與長安合作的“僵局”中,奔波在政府和長安之間,無暇顧及一汽馬自達。

面對這種局面,一汽馬自達啟動“自救”策略,準備推出年度改款車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在明年新睿翼上市之前,今年4月底小改款睿翼將正式上市;年底搭載新款發(fā)動機的馬自達8也將和消費者見面,甚至馳騁市場10年之久的馬自達6也將推出 “2012年度車型”。

但是,由于一汽馬自達“出身”的原因,推新車或許難改困境。

在7年前馬自達來到中國時,與一汽轎車組建了 “一汽馬自達銷售公司”。這就意味著,馬自達在中國只實現了銷售合資,并沒有涉及生產領域。

“企業(yè)調整結構,推動產業(yè)升級是當務之急。”劉科強分析,不涉及生產領域,這一直是一汽馬自達的短板,這種先天不足也一直沒有“治愈”。

此前,一汽轎車總經理張丕杰表示,“一汽和馬自達在生產領域的合資還要延遲,主要是一汽正在籌劃整體上市的事情。”

“從一汽轎車角度來說,他們更加重視自主品牌奔騰,與馬自達在生產領域合資并不是重頭戲。”業(yè)內人士分析,“一汽轎車產能的分配情況便是最好的證據。”

此前,于洪江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一汽轎車第二工廠建成之后,奔騰品牌將全部轉移到該工廠,第一工廠將主要用來生產一汽馬自達相關車型。”

然而,事實并非如此。從目前一汽轎車的產能分配來看,第一工廠不僅要生產馬自達6、睿翼、馬自達8等車型,部分奔騰B50依然在該工廠生產,第二工廠則主要生產奔騰B50、奔騰B70、歐郎系列車型。

如此看來,一汽馬自達終端“困局”并不是一汽馬自達銷售公司能夠解決的,未來馬自達在中國將實施怎樣的策略,與一汽采取怎樣的合作模式才是破局關鍵。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