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 2012-10-10 10:53:22
嚴苛執(zhí)法減少公共交通安全事故的發(fā)生,為更多人消除安全風險,對社會來說豈非必要?對個人生命財產又何嘗不是一種保護?
我們正迎來“車輪上的中國”時代。這不僅在于,交通基礎設施已經通達大江南北、邊疆高原,更在于,2.33億輛機動車、1.86億名汽車駕駛人的出行訴求,使13億人的交通環(huán)境發(fā)生巨變,每個人都成為了他人的安全因子,公共安全的責任更加重大。為“車輪上的中國”系好安全帶,非常迫切。
對以往事故追本溯源就會痛心地發(fā)現(xiàn),不少數(shù)十人死亡的特大交通事故,往往只是因駕駛員的一些低級錯誤引發(fā),如疲勞駕駛、違規(guī)變道等。不容忽視的是,“馬路殺手”、不文明駕駛引發(fā)的事故及交通“次生災害”正在日益增多。剛剛過去的中秋國慶黃金周,全國因車禍死亡794人,其中由駕齡不足1年的新手肇事導致的,就占到16%之多。
顯然,建設“汽車文明”,已經不是個人、家庭的自身安全問題,而是關系社會公共安全、涉及法治建設的時代大課題。從這個意義上說,公安部近日修訂發(fā)布的新版《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guī)定》,嚴格駕駛員管理、調整駕駛證考核內容、提高懲戒力度等,正是在用新的“安全法則”來建設“汽車文明”,是維護公共交通安全、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舉措。
與舊規(guī)相比,新規(guī)的一個變化就是“嚴”,尤其是對可能危及公共交通安全的因素采取了更嚴苛的預防和懲罰措施。如,提高了大中型客貨車駕駛門檻,對校車、大中型客貨車、危險品運輸車等駕駛人的交通違法行為提高了記分分值。
新規(guī)頒布也招來了不少“沒必要”、“太嚴了”的質疑,這讓我們想起了醉駕治理。去年,醉駕入刑的嚴規(guī)也一度引起爭議,但事實表明,去年5月1日醉駕入刑以來的一年間,全國醉酒駕駛同比下降44.5%,去年因酒駕導致交通事故的數(shù)量和死亡人數(shù),分別比上年下降18.8%和37.7%。對個人來說,提高駕駛門檻、加大懲罰力度,會造成一些不便、影響部分利益,但能因此減少公共交通安全事故的發(fā)生,為更多人消除安全風險,對社會來說豈非必要?對個人生命財產又何嘗不是一種保護?
很多交通違規(guī),與駕駛者未能養(yǎng)成正確行車習慣有關,其實質則是法律法規(guī)的懲戒力度和預防功效的缺失。在許多國家,交通領域的法律法規(guī)普遍采取嚴苛原則。英國規(guī)定領取駕駛證2年內被扣6分者,注銷駕駛證重考;法國規(guī)定實習期為3年,3年內只要被扣3分就要參加學習,扣6分則要重考;加拿大安省地區(qū)規(guī)定在獲得最低層級駕照后,要在教練或有4年以上駕齡人的陪同下才能上路,且車后排不能坐人;美國則對營運性質的大客車駕駛人每5年僅能記8分,記滿8分則被吊銷駕照……
有人說,饑荒的時候,哪還關心什么食品安全,有樹皮吃就不錯了。現(xiàn)在則不同了,人們對生命與健康有了更多的愛惜,需要更強的“安全法則”來為公共安全系上安全帶,用更嚴的防治措施來為社會秩序劃上安全線。如此,“車輪上的中國”才能行駛得順利而安全。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黃星)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