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 2013-01-17 16:51:13
外資大舉進入中國不過30多年,一些跨國公司就在過度消費中國人的信任:為了攫取非法利益,他們偷梁換柱、欺行霸市……凡此種種,不一而足。如果跨國公司的潛意識中還是不尊重中國消費者,它們將失去越來越多。
外資大舉進入中國不過30多年,一些跨國公司就在過度消費中國人的信任:為了攫取非法利益,他們偷梁換柱、欺行霸市……凡此種種,不一而足。如果跨國公司的潛意識中還是不尊重中國消費者,它們將失去越來越多。
跨國公司失信于中國消費者最近的一個案例是肯德基“速生雞”事件。在事件曝光近一個月后的1月10日,百勝集團中國首席執(zhí)行官才出面道歉,承認自檢流程可操作性欠佳、公司內(nèi)部溝通不到位、供應商調(diào)整速度不夠迅速、檢測結果沒有主動通報政府、外部溝通不夠快速透明等錯誤。
這份道歉不僅遲到,而且顯然缺乏誠意,避重就輕,未能全面回應中國消費者的關切。
百勝集團這份輕描淡寫的道歉再次展現(xiàn)了跨國公司的傲慢和對中國消費者的歧視。這樣的公司不止一家,它們在中國市場賺取大把鈔票,同時善于利用中國法律和監(jiān)管漏洞逃避本應受到的懲罰。
世界第二大零售商法國家樂福也擅長此道,去年以來,中國多個城市的家樂福超市被披露涉嫌價格欺詐。
全球汽車業(yè)巨頭德國大眾汽車公司去年也令中國消費者領教了它的“冷酷”。因為一款轎車DSG變速箱的問題,大眾公司2009年在北美召回了1.35萬輛問題轎車,卻蠻橫地拒絕召回中國消費者投訴的存在同樣問題的車輛。
一面在中國持續(xù)投資擴張,另一面秉持著不同市場的不同服務水準,一些國外品牌在華的種種表現(xiàn)暴露了它們商業(yè)運營的雙重標準。從ZARA等供應商被曝非法排污,到蘋果公司的歧視性維修政策,這些國際知名品牌一到中國就變臉,肆意揮霍中國消費者的信任。
這樣的局面可能不會持續(xù)太久了。前不久,中國國家發(fā)改委對韓國三星[微博]等6家境外企業(yè)價格壟斷開出了第一張罰單。與歐美國家政府常開的動輒十幾億美元的罰單相比,3.53億元人民幣的罰款雖顯微不足道,但這是迄今中國開出的金額最高的價格違法罰單,顯示了中國市場管理者依法打擊企業(yè)非法經(jīng)營的決心??鐕井斎徊豢赡苠羞b法外。
對于企業(yè)來說,要樹立一個得到國際市場認可的品牌可能需要上百年,而毀掉一個知名品牌或許只需要一樁丑聞。無論在哪里,跨國公司都不能過度消費人們的信任,否則必將付出代價。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jīng)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