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2014-02-02 10:03:51
國內開發(fā)商紛紛進軍海外,這對國內樓市意味著什么?
預言一
開發(fā)商加碼海外
2013年,萬科、綠地、萬達等巨頭進軍海外,國內開發(fā)商的資產配置,出現引人關注的變化。
剛剛進入2014年,嬗變仍處進行時。2014年1月8日,綠地宣布,投資12億英鎊,在英國倫敦開發(fā)兩個住宅項目;1月24日,大連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和英國首相卡梅倫宣布,投資20億英鎊至30億英鎊,在英國開展城市改造項目,主要投資萬達具有知識產權的文化旅游商業(yè)綜合項目。
仲量聯(lián)行稱,2013年中國企業(yè)逐漸在全球房地產市場,尤其是在英國、美國和澳大利亞增加投資,而綠地集團在倫敦的舉動,標志著中國房企2014年的海外投資活動已拉開帷幕。截至2013年底,中國買家在境外商業(yè)地產以及住宅開發(fā)項目的投資額超過100億美元,這使得中國2013年的海外房地產投資額較2012年增逾30%。
國內開發(fā)商紛紛進軍海外,這對國內樓市意味著什么?自己用腦。
預言二
長效調控機制浮現
2014年,房地產調控長效機制有望取得實質性進展。
在過去一年的樓市調控中,決策層曾提出過諸如“兩個促使”(促使房價合理回歸,促使房地產回歸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軌道)的調控發(fā)展目標。有分析人士認為,中央對待房地產的態(tài)度已經從“強調行政調控”轉為“建立長效機制”,對于現有的財稅體制、土地政策、金融體制,都將進行相應的市場化改革。
首創(chuàng)集團董事長劉曉光預測,在市場分化的現實背景下,地方調控的自主權將增加,樓市調控將更強調針對不同城市的不同狀況,實行不同政策。
中國房地產學會副會長陳國強的觀點是,新一屆中央政府自上任以來,淡化、低調處理房地產,今后的樓市調控不會再刻意突出中央政府在調控中的主導角色,不會再統(tǒng)一發(fā)號施令、一刀切,而會突出地方政府在調控中的主體作用和主體責任。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認為,對房企而言,眼下多研究房地產市場的發(fā)展規(guī)律,比研究下一步會出哪樣的調控政策更重要。“在人口結構里面,通常是‘20歲到49歲的年輕勞動力’,以及‘35歲到40歲的高儲蓄人口’對房地產的貢獻最大。未來,中國的房地產市場還有很多機會,只是這些機會因為人口結構的變化而跟以前有所不同。”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