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4-05-09 08:43:55
昨日,港交所集團行政總裁李小加發(fā)表網志,向投資者闡述了“滬港通”設計背后的理念與意義:“滬港通”表面上看是兩地交易所之間股票互聯互通的商業(yè)性安排,但在本質上,它卻是中國資本市場雙向開放這一盤大棋中的一步好棋。在這個棋局中,交易所只是計劃的執(zhí)行者,是一個兵、一個卒,具體實施則由兩地金融監(jiān)管當局共同策劃、設計與協(xié)調。而支持這一棋局的更大的歷史背景則是中國新一代領導人開啟的讓市場發(fā)揮決定性作用的新一輪改革開放。
李小加在網志中說,“滬港通”是內地循序漸進開放資本市場的一大創(chuàng)新,旨在以最小的制度成本,換取最大的市場成效。即兩地市場盡可能地保留沿用自身市場的法律、法規(guī)、交易習慣,同時盡可能地降低對投資者的限制因素,讓市場力量發(fā)揮決定性作用,實現最大幅度的中國資本市場的雙向開放。
李小加表示,經過三十多年改革開放的探索,內地從開放貿易、開放企業(yè)融資和并購逐步走到了今天的資本市場雙向開放,可謂水到渠成。但是,這種制度改革的歷史性、復雜性、不可逆性也使得決策層在進行制度設計的時候特別注重風險控制。“滬港通”正是在這樣一個歷史背景下誕生的開創(chuàng)性嘗試。
“它綜合了目前所有開放措施的主要功能,首次在不改變本地制度規(guī)則與市場交易習慣的原則下,建立了一個雙向的、全方位的、封閉運行的、可擴容的、風險可控的市場開放結構,為制度與規(guī)則的逐步改革贏得寶貴的時間與空間。同時,由于跨境資金流動全部是人民幣,所以它可以成為人民幣國際化新的加速器,可謂一舉多得。”李小加說。
在李小加看來,“滬港通”對香港的意義同樣重大。香港過去三十年的繁榮發(fā)展與內地開放息息相關,這一次也不例外。當內地試點資本市場開放之時,作為重要國際金融中心與世界最成熟的金融市場之一,香港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成為內地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的橋頭堡。同時,“滬港通”完全切合香港未來發(fā)展路徑的設想:鞏固當前香港股票市場的優(yōu)勢和提升流動性、建設人民幣離岸中心、建設其他資產類別的交易中心和互聯互通等……可以預見,“滬港通”將成為香港資本市場發(fā)展新的里程碑和轉折點。
李小加在網志中也談到他對“滬港通”的看法。
他認為,第一,“滬港通”不是一個簡單的新政策、新舉措或新產品,而是代表了中國資本市場雙向開放大格局中的一個新思路、新方法、新結構,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間。
第二,“滬港通”不是一個A股短期救市方案,“滬港通”宣布后對A股與港股都產生了短期的和有限的利好,如果這樣的利好能夠持續(xù),大家自然會皆大歡喜。但“滬港通”推出更主要的考慮則是改變市場機制,引入新的市場活力與理念,形成一個長期的制度安排,逐步實現中國資本市場的雙向開放。“滬港通”的戰(zhàn)略意義體現在制度的穩(wěn)步持續(xù)與結構上的互聯互通。開始的靜悄悄沒關系,長久穩(wěn)定的市場活力才算最終勝利。
第三,“滬港通”也不是一個中央送給香港的大禮包:非常不喜歡將內地與香港之間的關系描述成支持、送禮、贈予、扶持這一類非平等、非互利的關系。香港今天的繁榮得益于內地經濟的蓬勃發(fā)展,也歸功于香港人的勤勞與智慧,歸功于一國兩制。一國使內地對香港更有信任與信心,愿意以香港為試點開始;兩制又使香港可以為國家發(fā)展提供一條至關重要的、新的、不可替代的發(fā)展路徑。“滬港通”的推出是“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眾多代表作之一。
李小加在網志的最后寫道,“滬港通”是中國資本市場雙向開放列車的首發(fā)車,而香港就是其第一站。對于這趟列車來說,當前最重要的是平穩(wěn)開出,安全抵達。就如當年的H股上市,經歷10年的時間涓涓細流方才匯成大海,徹底改變了香港資本市場的面貌。“我相信滬港通對香港資本市場的影響也會一樣地深遠,而且它同樣需要時間來發(fā)展和完善。我相信,不用十年,甚至不用五年,這趟列車將會走得更快、行得更遠。”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