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4-05-19 10:58:04
據成飛集成今日公告,公司擬以16.6元每股的發(fā)行價,向中航工業(yè)、洪都集團、華融公司等三家資產注入方定向發(fā)行約9.55億股,以預估值158.47億元為作價,購買沈飛集團、成飛集團及洪都科技各100%股權。
繼中國重工以“重大無先例”重組注入核心軍工資產后,停牌近半年的成飛集成今日又刷新了A股軍工資產重組的紀錄:注入總價158.47億元的殲擊機、空面導彈資產并配套募資52.75億元,其總規(guī)模達210億元的定增計劃,是此前中國重工定增規(guī)模的近三倍。在努力實現(xiàn)強國強軍之夢的時代背景下,成飛集成這只A股“戰(zhàn)鷹”已振翅欲飛。
據成飛集成今日公告,公司擬以16.6元每股的發(fā)行價,向中航工業(yè)、洪都集團、華融公司等三家資產注入方定向發(fā)行約9.55億股,以預估值158.47億元為作價,購買沈飛集團、成飛集團及洪都科技各100%股權。同時,公司擬同樣以16.6元每股,向中航工業(yè)、華融公司等十家參與方定增募資52.75億元,用于先進戰(zhàn)斗機及航空武器系統(tǒng)能力提升項目和兩個民用項目。對于停牌前總市值僅52億元左右的成飛集成來說,本次重組無疑脫胎換骨。定增完成后,成飛集成主營業(yè)務將從汽車配件、新能源鋰電池等“裂變”為殲擊機、空面導彈等軍品研制,成為中航工業(yè)防務裝備核心業(yè)務資產的整體上市平臺。
本次擬注入成飛集成的資產體量龐大,且在中航工業(yè)集團居核心地位。資料顯示,標的資產之一的沈飛集團被譽為“中國殲擊機的搖籃”,產品譜系涵蓋我國已列裝的主要重型、遠程二代和三代殲擊機,同時逐步向先進殲擊機以及海基殲擊機延伸,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殲擊機產品系列,其2012、2013年營收分別為110.24億、116.26億元,凈利潤則分別為3.66億元、2.9億元。而成飛集團也是我國殲擊機主要研制基地之一,先后研制有殲5、殲7、梟龍、殲10系列等數十種型號殲擊機,2012、2013年營收分別為73.98億、91.32億元,凈利潤分別為2.52億、3.75億元。此外,承接空面導彈研制業(yè)務的洪都科技,是我國重要的空面導彈研制基地,過去兩年的營收分別為3.56億、12.04億,凈利分別為1465.23萬、2965.78萬元。
“在中航工業(yè)旗下的防務資產方面,殲擊機整裝資產資質最優(yōu)、體量最大,主要由沈飛和成飛兩家構成。本次選擇成飛集成作為重組平臺,一個關鍵的考量應該是看中成飛集團旗下的梟龍、殲10等機型的分量。而方案能把洪都集團旗下的空面導彈業(yè)務也置入進來,超出了市場預期。”一位軍工板塊分析人士表示。
上證報記者同時注意到,本次定增的配套募資部分,也幾乎被“中航系”包攬。除關聯(lián)方華融公司和控股股東中航工業(yè)外,中航系旗下四家A股上市公司中航投資、中航電子[1.69% 資金 研報]、中航飛機[1.32% 資金 研報]、中航機電和港股上市平臺中航科工、非上市公司中航技均參與本次配套募資定增。值得注意的是,剩下的兩個定增參與方——航晟投資和騰飛投資分別于今年4月18日和30日成立,分別是由沈飛集團、成飛集團及成飛集成的高級管理人員和技術骨干成立的有限合伙企業(yè)。無疑,兩公司高層將借此機會,分享公司資產價值“飛躍”所帶來的紅利。方案顯示,航晟投資和騰飛投資將分別出資4815萬和4540萬元,認購290萬股和273萬股定增股份。而且,本次定增還是一次“極限發(fā)行”,完成后的非公眾股東持股比例接近90%的法定上限。
無論重組規(guī)模還是資產質量,成飛集成此次定增都可與去年9月中國重工的“重大無先例”重組比肩。核心防務資產密集重組上市的背后,是政策的激勵。2010年10月,國務院、中央軍委聯(lián)合下發(fā)的《關于建立和完善軍民結合寓軍于民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要通過資產重組、上市、相互參股、兼并收購等多種途徑進一步推進軍工企業(yè)股份制改造。且提出利用三至五年時間,“培育合格的市場競爭主體,軍工企業(yè)股份制改造基本完成,軍工科研院所改革取得積極進展”。以此時間表推算,中船重工、中航工業(yè)這兩大軍工集團的“??詹⑦M”,很可能正預示著核心軍工資產證券化高潮的全面到來。
原文鏈接:http://finance.ifeng.com/a/20140519/12357378_0.shtml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