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4-09-04 00:41:36
金融業(yè)目前的趨勢是整合,走的是新加坡模式,只在私募股權、互聯網金融等領域開了一些口子。
每經編輯 葉檀
每經評論員 葉檀
金融行業(yè)進行大合并,中投主外、匯金主內的金融模式,已經成形。
7月25日,匯金旗下申銀萬國和宏源證券重組方案的董事會公告正式披露,匯金對新公司合計持股比例升至57.92%,成為其實際控制人。
這是匯金的最新步驟,接下來,匯金還將繼續(xù)重整手中資源,未來有可能形成匯金控制下的幾大券商、銀行、保險機構,最終與新加坡一樣,境內外金融資產與投資,主要掌握在金融航母手中。
成立于2003年12月的匯金成為金融國家隊的領頭人,財政部主要通過匯金履行國有金融資產的出資人責任,后者資產規(guī)模約占全國金融業(yè)資產總規(guī)模的一半。根據匯金官網公布,截至去年底,公司持有6家銀行、1家投資公司、3家保險公司等18家金融機構的股份,其中10家持股比例在51%以上。到今年6月底持有中國銀河金融控股78.57%的股權、申銀萬國57.92%的股權、中金公司43.35%的股權、中信建投40%的股權、中投證券100%的股權和瑞銀證券14.01%的股權。
匯金成立之初,被賦予穩(wěn)定金融之責,這家國有獨資投資控股公司主要職能是代表國家行使對重點金融企業(yè)的出資人權利和義務,支持其落實各項改革措施,完善公司治理結構,保證國家注資的安全并獲得合理的投資回報。匯金參控金融企業(yè)的主要目的是獲得投資回報,而不是直接下場成為巨無霸拳擊手。
2004年開始的券商全行業(yè)自我救贖進行綜合治理,持續(xù)到2006年末,證監(jiān)會共處理了15家高風險證券公司,14家實施關閉,匯金和建銀奉國務院之命,以準國有機構性質的金融機構重組平臺進入,控股和注資重組了8家券商,包括華夏證券(現為中信建投證券)、北京證券(現為瑞銀證券)、齊魯證券、西南證券、國泰君安證券、申銀萬國證券、銀河證券、南方證券(現為中投證券)。加上對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宏源證券的控股權,匯金、建銀總計控股10家券商,幾乎占了當時國內券商數量的三分之一。
當時匯金起的是救火隊的作用,誰都認為中金將在獲得收益后撤資,讓各地市場自行發(fā)展,滿足于財務投資者的身份。2005年9月30日,《上海證券報》報道,根據“國九條”精神,中央匯金公司按照國家賦予的職能,向申銀萬國注資并提供流動性支持。其中包括25億元注資、15億元流動性資金。匯金公司在確保適時退出的前提下,實施階段性持股計劃,以解決申銀萬國資本充實問題,增強抵御風險能力。“確保適時退出”,恐怕那是拿到匯金資金的金融機構和地方政府的共同盼望。事實證明,匯金成為申銀萬國的控股股東,申銀萬國成為子公司,與注冊地遠在新疆的宏源證券綁定。
上海并非空手而歸,2011年10月,匯金和上海國際集團完成了關于雙方將手中各自持有的申銀萬國與國泰君安股份進行置換,置換完成后匯金持有申銀萬國55.38%的股份,上海國際集團持有國泰君安45.09%的股份,由此匯金參股的券商減少一家,國泰君安解決了“一參一控”的問題,國泰君安的地方隊身份,就此明確。
國外基本有兩種做法,或者像新加坡一樣,國家隊領銜主演,或者像挪威主權基金一樣,滿足于成為精明的財務投資者。匯金成為神經中樞是否有利于中國金融市場化,以申銀萬國為例,這家企業(yè)經過第一次與匯金的磨合,現在要與宏源再次磨合,重組效率到底如何?
滬深兩地證券交易所日益成熟,但北京的金融中心地位因審批、因新三板、因為各種資源集聚而無法撼動。
金融業(yè)目前的趨勢是整合,走的是新加坡模式,只在私募股權、互聯網金融等領域開了一些口子。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