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4-09-22 09:13:52
銀監(jiān)會日前公布了修訂后的《外資銀行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根據新《辦法》,除在不少方面統一了中外資銀行業(yè)務準入條件外,放開外資銀行在境內發(fā)行銀監(jiān)會許可的債務、資本補充工具亦是一大亮點。
從理論上講,外資銀行在內地市場的資本補充渠道,除普通股融資需要經過證監(jiān)會許可外,其他可行的債務資本工具本次已經完全放開。
對于目前多數靠母行增資獲得資本、靠母行貸款獲得負債的外資銀行來說,這一轉變顯然有特殊的意義。因為這意味著,這些機構在內地將有可能真正扎下根來——在本地募集資本,在本地吸收存款,在本地經營業(yè)務。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意味著中國內地經濟的開放已經走到相當高的程度,外資銀行的傳統客戶已經不僅僅是在中國內地做貿易、做投資那么簡單,它們多數也已扎根內地,成為中國經濟大棋局中的一顆棋子。這種轉變,從客觀上也需要它們的主辦銀行本土化,降低服務成本。
事實上,全球主要的一些跨國銀行因為歷史悠久,早已實現了資本募集來源全球化。全球前十大商業(yè)銀行中,除中資銀行目前僅在中國內地和香港上市外,其他機構大多都在不同大洲的多個市場發(fā)行股本和債券,籌資資本和資金。這種布局除了能夠最大程度分散風險之外,其核心原因依然是要跟隨銀行客戶的腳步行走和駐留。我們可以非常直觀地看到,一些主要的全球化銀行已經很難通過上市地點去辨識國籍,它們的總部注冊地點雖然散布全球各地,但無論是股東、客戶、網點、服務都已經完全全球化。
但是,中國內地市場的這種過程顯然才開始。對多數2006年后才獲得人民幣業(yè)務牌照的外資法人銀行來說,迄今為止最理想的狀態(tài)也只是基本完成內地市場的網點布局。與在2003年前后起步的中資銀行相比,外資銀行在內地市場無論資產規(guī)模還是客戶數量都已經遠遠被甩在身后,當年“狼來了”的驚呼也早已被市場淡忘。
不過,如果我們將視角從內地市場放大到全球市場,中外資銀行之間的優(yōu)劣和互補依然存在。中資銀行雖然在內地市場成為巨無霸,但在海外市場的布局依然很難跟得上客戶需求。而且,這種互補已經在現實中演化成合作,大多數宣稱能夠為客戶提供全球化服務的中資銀行,也越來越愿意跟境外合作銀行共享客戶和資源。對市場的了解是傳統瓶頸,資本的約束則成為近年來的一個主要催化劑。
只能說,不同的主體對不同市場的理解和認識存在很大差異。本次外資銀行獲準發(fā)行債務資本工具,是中國內地市場對外開放程度的一個新標志。正如此次銀監(jiān)會梳理統一中外資銀行的市場準入門檻一樣,銀行所面臨的內外市場一體化趨勢也會延續(xù)下去。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