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1-11 00:47:04
專家指出,目前上游產品價格漲幅要高于下游,但下游需求也在改善,預計下游企業(yè)利潤率可能下降,但利潤總額會增加。預計未來數(shù)月PPI仍將保持上升趨勢,但未來超過5.5%的可能性不大。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馮 彪 每經編輯 賈運可
每經記者 馮 彪 每經編輯 賈運可
“猜中了開頭,卻沒有猜中這結尾。”
在昨日(1月10日)國家統(tǒng)計局發(fā)布2016年12月工業(yè)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shù)(PPI)之后,相信不少機構會有這種感慨。數(shù)據(jù)顯示,2016年12月,PPI同比上漲5.5%,而此前市場的預期中值為4.5%左右。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增幅還創(chuàng)出了2011年9月以來的新高。
在PPI快速躍升之時,同樣于昨日公布的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shù)(CPI)漲幅卻顯出下調之勢。2016年12月,CPI同比上漲2.1%,比上月小幅回落0.2個百分點。
面對PPI與CPI走勢的分化,有分析指出,本輪上游價格領漲是供給相對需求收縮的邏輯,在需求相對平穩(wěn)或偏弱的背景下,部分中下游行業(yè)的議價能力并不強,PPI漲幅難以快速傳導到消費端,因而PPI向CPI的傳導并不十分通暢。預計未來數(shù)月PPI仍將保持上升趨勢,但受基數(shù)逐漸上升等因素影響,PPI漲幅再創(chuàng)新高可能性不大。
對于未來的貨幣政策走向,專家指出,目前的貨幣中性基調主要是著眼于防風險、調結構,雖然近期出現(xiàn)了一些加息呼聲,但金融去杠桿客觀上會收緊貨幣環(huán)境,并不需要采取類似加息等額外的貨幣緊縮措施。
專家:PPI未來將保持升勢
2016年12月PPI同比5.5%的漲幅遠高于市場預期。
渣打中國高級經濟師顏色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2016年12月PPI的漲幅是自2011年9月以來幅度最大的一次,此前市場預測的整體趨勢和實際數(shù)據(jù)是一致的,只是實際漲幅超過了預期。但2016年12月PPI環(huán)比上漲1.6%,和11月只相差0.1個百分點,這表明2015年同期的低基數(shù)是造成2016年12月PPI同比漲幅較大的主要因素。”
記者注意到,2016年以來,PPI進入上升通道,從1月到8月,降幅逐月收窄,并在9月實現(xiàn)同比上漲0.1%,結束了連續(xù)54個月下降的局面。從2016年全年來看,PPI同比下降1.4%,降幅比2015年收窄了3.8個百分點。
“PPI的上升有國內國外雙重(因素)影響。(一方面)人民幣相對于美元貶值,導致進口原材料價格的上升。(另一方面)在國內供給側調整的背景下,鋼鐵、煤炭等原材料供給量收縮,但是需求在回暖,企業(yè)在年底也有補庫存的需求,供需結構的調整驅動了漲價。”顏色分析指出。
華泰證券首席宏觀研究員李超則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工業(yè)價格指數(shù)走勢影響著對應行業(yè)的利潤增速,PPI回升意味著行業(yè)盈利能力將繼續(xù)改善。”
分行業(yè)看,價格上漲主要集中于原材料或產業(yè)鏈上游行業(yè)。國家統(tǒng)計局表示,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煤炭開采和洗選、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石油加工業(yè)價格合計影響2016年12月PPI同比上漲約4.2個百分點,占總漲幅的76%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6年12月PPI同比漲幅中,采掘工業(yè)價格上漲21.1%,原材料工業(yè)價格上漲9.8%,加工工業(yè)價格上漲5.1%。那么,在上游企業(yè)價格上漲帶來利潤改善的同時,是否也會導致下游企業(yè)經營成本上升,從而壓縮下游企業(yè)利潤空間呢?
對此,顏色認為,目前來看,上游產品價格漲幅要高于下游,但下游產品的需求也在改善,因此預計下游企業(yè)的利潤率可能下降,但利潤總額會增加。
對于PPI未來趨勢,顏色對記者表示,“預計未來數(shù)月PPI仍將保持上升趨勢,但是受基數(shù)逐漸上升影響,加之煤炭等原材料的價格也有所回調,因此PPI漲幅(未來)超過5.5%的可能性不大,估計增速會保持在4%到5%之間。”
券商:貨幣基調不宜調整
在PPI大幅躍升的同時,CPI漲幅卻出現(xiàn)了下降趨勢。來自國家統(tǒng)計局的數(shù)據(jù)顯示,2016年12月,CPI環(huán)比上漲0.2%,同比上漲2.1%。從同比看,12月CPI漲幅較11月小幅回落0.2個百分點。
對此,國家統(tǒng)計局的解釋為,2016年12月受全國平均氣溫偏高影響,鮮菜和鮮果價格漲幅均弱于歷史同期平均水平。食品價格同比上漲2.4%,漲幅比上月回落1.6個百分點。其中,鮮菜價格漲幅由上月的15.8%回落至2.6%,對CPI的影響減少了0.30個百分點,是同比漲幅回落的主要原因。
另外,從PPI來看,2016年12月生產資料價格同比上漲7.2%,影響PPI總水平上漲約5.3個百分點。生活資料價格同比上漲0.8%,影響PPI總水平上漲約0.2個百分點。其中,食品、衣著和一般日用品價格均上漲1.3%,耐用消費品價格下降0.8%。
興業(yè)證券研報認為,PPI中生活資料價格漲幅遠低于生產資料,反映出PPI向下傳導仍然偏慢。在過去的幾輪周期里,宏觀經濟的大背景是總需求擴張,因此價格從消費端向上游的傳導較快,表現(xiàn)為PPI和CPI的同步上行。但本輪上游價格領漲是供給相對需求收縮的邏輯,在需求相對平穩(wěn)或偏弱的背景下,部分中下游行業(yè)的議價能力并不強,PPI漲幅難以快速傳導到消費端,因而PPI向CPI的傳導并不十分通暢。
面對CPI和PPI漲勢的分化局面,反映到貨幣政策方面,上海證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師胡月曉認為,價格變動主要是資源品價格變動引起的,并非需求變化引起。因此,主要著眼于防風險、調結構的貨幣中性基調,并不應該變動。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研究部主管章俊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2016年全年CPI和PPI漲幅分別定格在2.0%和1.3%,從數(shù)字層面來看并沒有構成去年初市場所擔心的滯脹。2017年全球通脹水平有回升趨勢,特別是發(fā)達經濟體預計會有明顯改善。市場似乎對今年(2017年)中國的通脹問題有所擔心,甚至認為未來央行有加息的可能。”
對此,章俊指出,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取向“中性”更多的是針對防范資產價格泡沫和降低金融風險,金融去杠桿客觀上會收緊貨幣環(huán)境,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通脹上行,因此央行無需采取類似加息等額外的貨幣緊縮措施。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