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報 2017-06-27 14:07:19
中介經紀人趙勇正經歷著入行以來最難捱的一刻:每月兩千多元的工資,連房租都不夠。
“3·17”新政后三個月,他一單都未談成。和他一樣陷入窘境的,還有不計其數的經紀人和中介門店。來自云房數據與北京房地產中介協會的數據顯示,目前近9成的中介都面臨“零成交”。前所未有的生存考驗,也預示著邁入“二手房時代”的北京樓市,將迎來中介行業(yè)的深度洗牌與變革。
炒房客被擠走中介門店冷清
被認為是“旺季”的周末,趙勇準點上班。一連串推廣電話打出去,還是只能閑坐著。“客戶也不愿意來看房,大多都是問幾句,繼續(xù)觀望等降價。”
房屋中介門店的冷清,呼應著“3·17”新政后北京二手房市場的急劇降溫。伴隨著首付門檻的抬高,以往踏破門檻的炒房客正被“擠”走。“現在來看房的,基本都是剛需或者改善性剛需,對房價的承受能力有限。”趙勇說。
2017年5月,北京市二手住宅共成交10801套,環(huán)比下降約4成,逼近1萬套的“警戒線”。
“新政執(zhí)行的3個月里,我一單也沒成交。”實際上,趙勇所在的中介“大區(qū)”,5月份也僅成交一單,大部分門店都沒有業(yè)績。
根據云房數據、北京房地產中介行業(yè)協會聯合發(fā)布的5月北京房產中介成交報告,總共1萬余套二手房成交中,通過中介公司進行的為8215套。截至5月31日,北京市備案中介機構數量達到3234家,其中僅有375家中介機構在5月份有二手住宅交易記錄,占比僅為11.59%。也就是說,近9成的中介都面臨零成交。不僅如此,中介機構的各項指標都在走下坡路。2017年5月,北京鏈家新增房源與客源比3月分別下降50.8%和62.8%,處在2012年以來的歷史低位。
薪酬大跳水兩成經紀人離職
低迷的成交量直接反映在了經紀人的收入上。
趙勇最近每月工資只有2000多塊錢,僅有底薪。這與他3月份小三萬元的工資相差了十幾倍。而記者也從多家中介門店了解到,一些經紀人在樓市火熱時,月工資甚至能夠接近十萬元,如今跌至幾千元的“保本兒”工資。
中介經紀人的收入大多與成交業(yè)績的傭金掛鉤。成交的單數越多、每單的成交傭金越高,經紀人到手的薪水也就越高;反之,如果成交量降為零,經紀人的薪水也就只能依靠底薪。
“好不容易成交一單,結果買家首付不夠違約,我到手的業(yè)績又退了回去。”鏈家一經紀人小劉說。由于經紀人需要向合作網站支付端口費,如果成交業(yè)績不夠,經紀人可能得倒貼錢。
“月成交量1萬套可以看做是北京二手房市場的分水嶺。”亞豪機構市場總監(jiān)郭毅分析,如果月成交量低于1萬套,就很難“養(yǎng)活”市場上目前的中介隊伍。
記者調查發(fā)現,部分經紀人已經離職和轉行。“這個行業(yè)沒有休息日,很少有自己的時間,高收入時還能維持,如今收入走低,也就沒必要繼續(xù)撐著了。”一位剛剛辭職的經紀人對記者說。
北京房地產中介行業(yè)協會秘書長趙慶祥解釋,一些資歷老的經紀人還能有資源和“老本兒”可以維持;如果是新人,收入變低就很容易轉向其它職業(yè)。“粗算一下,北京10萬中介經紀人中,大約已有20%離開。”
數百家中介關張閉店潮再現
如果算上因為治理拆墻打洞和違規(guī)代理等原因被關停的中介,北京至少已經有幾百家中介關店。
歷史驚人地相似,2011年調控收緊時也遇到了中介閉店潮。
北京房地產中介行業(yè)協會向記者提供了一份房屋中介備案數據,伴隨著去年樓市的火熱,新增備案經紀機構為465家;今年“3·17”新政前,也依然增加了79家。“現在中介門店有一定的過剩,擠泡沫是可以預見的,中介行業(yè)優(yōu)勝劣汰的效應會比較明顯。”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jiān)嚴躍進分析。
在樓市火爆期,中介推波助瀾的行為廣受質疑,并不僅僅是打騷擾電話、貼小廣告那么簡單。5月初北京市住建委披露,由于違規(guī)代理“商改住”、炒作“學區(qū)房”等原因,520家中介機構及門店被查處,另有138家中介門店自行關停。
“希望此輪樓市調整,能倒逼中介反思發(fā)展模式,進而調整企業(yè)戰(zhàn)略和服務模式,讓中介行業(yè)能以規(guī)范有序的新形象贏得消費者信任。”嚴躍進說。
原標題:近9成房產中介遭遇“零成交” 閉店潮倒逼中介行業(yè)變革
來源:北京日報 記者:曹政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