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8-18 00:20:53
8月16日,國務院法制辦召集部分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領域專家,就PPP條例意見稿征求專家意見。對此,專家建議PPP立法是針對多元主體之間平等的伙伴關系,定位應當是以民商為基礎、以市場為導向、以社會為本位,而不是經濟法或行政法。
每經編輯 張鐘尹
每經記者 張鐘尹 每經編輯 畢陸名
《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條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PPP條例意見稿”)一經公布,近一個月來引起廣泛討論,目前正在征求社會各界意見。
8月16日,國務院法制辦召集部分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領域專家,就PPP條例意見稿征求專家意見。
就在同一天,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舉辦“PPP立法研究成果發(fā)布暨研討會”(以下簡稱研討會)。財政部PPP中心主任焦小平在會上表示,PPP從治理模式改變、管理模式的改變最后要達到提質增效,其核心價值觀、核心理念就是提質增效。從PPP的本質來說,就是選擇政府自己做更好還是市場做更好,PPP物有所值是比較概念,有的專家說“物有所值”應該寫成“物超所值”。
PPP中需剝離政府多重角色
自2014年中央大力推廣PPP模式以來,PPP項目數量和投資額呈現爆炸式增長。
財政部PPP中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國PPP綜合信息平臺項目庫入庫項目達到13554個,累計投資額16.3萬億元。
今年以來,我國龐大的PPP市場在不斷規(guī)范之中,PPP條例意見稿出臺便是重要標志。從《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情況來看,業(yè)界對此文件評價很高。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在上述研討會上表示,PPP條例意見稿有所進展和進步,體現“共治理念”。以“共治理念”推進PPP的立法,意味著要多元、共同治理,政府、市場、社會都參與進來。
無法回避的現實是,目前實踐中確實存在PPP項目的社會資本方往往重建設、輕運營等問題,劉尚希認為,導致這一狀況的重要原因是不確定性太多。在PPP項目的推進過程中,政府面臨行政主體、經濟主體、民事主體等多重身份轉換,導致社會資本方對政府的不信任,政府也對社會資本方存有疑慮,擔心項目出問題,政府要對債務兜底。
而如何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呢?這還與PPP條例的定位問題有關,劉尚希觀點認為,PPP立法是針對多元主體之間平等的伙伴關系,定位應當是以民商為基礎、以市場為導向、以社會為本位,而不是經濟法或行政法。
在他看來,PPP的目的是為老百姓提供公共服務,這也是公共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個重大舉措。既然是提供公共服務,就要強調“社會本位”。只有定位為民商法,才能真正把政府與社會資本之間的關系在法律上作出明晰的確定。
此處的關鍵就在于,需要把政府從多層主體、多重角色中剝離出來,確定其經濟主體、民事主體的地位,PPP立法應當定位于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經濟關系。
“要解決政府和社會資本方相互之間的信任問題,需要增加一些將政府的行政主體身份與經濟主體身份相區(qū)分的規(guī)定。”劉尚希強調,將PPP項目中政府定位為經濟主體、民事主體,促使其與社會資本方平等地開展合作,是雙方建立信任關系的定心丸。
專家:應考慮物有所值評價
目前,PPP條例意見稿中未包括PPP項目要進行物有所值評價。但記者注意到,財政部PPP的入庫項目,項目公開信息中包含物有所值評價相關信息。
這也是業(yè)界討論較多的一個關鍵點。什么是物有所值?
根據財政部的規(guī)定,物有所值評價是判斷是否采用PPP模式代替政府傳統(tǒng)投資運營方式提供公共服務項目的一種評價方法。
其包括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定量評價可作為項目全生命周期內風險分配、成本測算和數據收集的重要手段,以及項目決策和績效評價的參考依據。
舉個例子,根據財政部PPP中心網站,已進入執(zhí)行階段的山東省濟寧市汶上縣中都怡養(yǎng)苑醫(yī)養(yǎng)結合項目的物有所值評價定性分析,設置全生命周期整合潛力、風險識別與分配、潛在競爭程度、政府機構能力等七大基本指標。
北京大岳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金永祥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物有所值評價在PPP當中已經有大量實踐,以后可能還會用到,這次PPP條例意見稿中沒有提到,建議立法中給予考慮。可以在實施方案中對定性的物有所值評價作出要求,作為PPP可行性論證的組成部分。
一位財政系統(tǒng)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物有所值和財政可承受能力是兩項工作,只有設置物有所值環(huán)節(jié),才知道項目到底是否適合做PPP,才能夠明確政府支出責任是否在財政承受能力之內,即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例的10%。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