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虎综合网,老子影院午夜伦不卡国语,色花影院,五月婷婷丁香六月,成人激情视频网,动漫av网站免费观看,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一级在线

每日經(jīng)濟新聞
要聞

每經(jīng)網(wǎng)首頁 > 要聞 > 正文

新中國第一條鐵路助工業(yè)“洼地”隆起成新“增長極”

新華每日電訊 2019-09-25 18:53:00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一闕《將進酒》,千載奮發(fā)情。前不久,重慶市黨政代表團造訪成都,和四川省多地簽署多個川渝合作方案。西南之地,如今正在隆起中國經(jīng)濟新的增長極——成渝城市群。2018年地區(qū)生產(chǎn)總值統(tǒng)計,成都超過1.5萬億元、重慶超過2萬億元,帶動川渝兩省市共超過6萬億元,足以與世界排名第18位的國家GDP數(shù)據(jù)比肩。更重要的是,這里成了中國向西向南開放的門戶、前沿。

穿行于錦江、長江、嘉陵江畔的摩天大樓中,能感受到蓬勃向前的動力。西南財經(jīng)大學西財智庫總裁、首席研究員湯繼強認為,自身體量及輻射貴陽、西安、宜昌等周邊板塊的影響,成渝城市群帶動的西部經(jīng)濟中心動能堪比粵港澳大灣區(qū)。

誰能想到,70余年前,成都和重慶還是被日寇飛機轟炸得遍地瘡痍、百姓以“雞公車”、舟船和騾馬運送物資的內陸封閉江城?從封閉,到開放,“增長極”不會從天而降,誰打下了建設、開放的第一錘?

是成渝鐵路。

它,是新中國建設的第一條鐵路,是成渝城市群的第一根“血管”。

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的中國人民,以開天辟地的姿態(tài),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打下了西部連接世界的第一錘!

圖片來源:攝圖網(wǎng) 圖文無關

辛亥革命因它而起

成都王先生送友人回重慶,他摸出手機,映入眼簾的是每天101趟高鐵和動車車次,最快1小時13分抵達。送至高鐵站兩人告別,王先生還沒回到家,那邊就打電話來:“我到了!”

兩座萬億級規(guī)模的城市,如今被高速鐵路連成了近鄰。習慣了舒適出行的人們,似乎覺得這就是天經(jīng)地義,很少有人想其所來。

然而,當我們翻開歷史長卷,卻被那些艱難的詞句所震動——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眼前美景,腳下發(fā)顫,這就是天府之國的復雜心態(tài)。古蜀道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道路之一,但卻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直到20世紀30年代初,從成都到重慶才建成一條雜石鋪成的泥巴路。

“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千年以降,交通仍然主要靠舟楫、馬幫。兩岸猿聲,聲聲凄厲……

從19世紀末起,四川民間便有集資興建川漢(成都至漢口)鐵路的意愿,尤其對成渝之間由鐵路聯(lián)結的愿望非常強烈。“火車一響,黃金萬兩”的說法,在民間悄然涌動。

1903年,中國最早的省級鐵路公司“川漢鐵路公司”在成都成立。1911年,清政府以“鐵路收歸國有”為名,侵占筑路股款,又將川漢鐵路的筑路權出賣給英、美、法、德等列強。“內爭路權、外御國侮”,四川人民掀起了轟轟烈烈的保路斗爭,促成辛亥革命的爆發(fā),將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埋葬。

“群眾爭修鐵路潮,志同道合會全川。排山倒海人民力,引起中華革命先!”朱德同志1961年發(fā)表的《辛亥革命雜詠》對此贊嘆。

1935年國民政府決定修筑成渝鐵路,1937年7月,因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而停工。直至1949年,已用款總計折合大米約13億斤,僅完成全部工程量的14%,一寸鋼軌未鋪。

彼時,成都人民公園內,晚清翰林、書法家趙熙等以楷、草、行、隸分別題寫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紀念碑”,空對殘陽夕照。

彼時,四川人民輸捐納款長達半個世紀的成渝鐵路,仍連個影子都沒有。

一手拿鎬讓子彈飛

歷史沒有再讓人民等待,中國共產(chǎn)黨不會再讓人民等待。

大西南解放后,主持西南工作的鄧小平等領導向中央提出,謀劃西南經(jīng)濟恢復與建設,首先要興修成渝鐵路。盡管新中國工業(yè)基礎薄弱,百廢待興,中央人民政府和全國各地仍全力支持。1950年,穿越巴蜀的成渝鐵路開始動工。

1950年6月15日,17歲的小伙子孫貽蓀接到了部隊首長的命令,來到西南軍區(qū)大操場報到。操場上黑壓壓地聚了很多人,有人把他領到主席臺前的前排,孫貽蓀抬頭一看,橫幅上寫著“成渝鐵路開工典禮”。

今年87歲的孫貽蓀老人對此記憶猶新:“鄧小平政委即興講話,說成渝鐵路不能不修,誰來修?派部隊!當前部隊征糧剿匪任務重啊,把我們身邊的警衛(wèi)團通信團抽出來,再從軍大里抽出些學員,充實到戰(zhàn)斗部隊里,組成‘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工筑路第一縱隊’,這個番號標志著我們軍隊,一手拿槍一手拿鎬。”

“我從二野軍政大學畢業(yè),就被派到軍工筑路一縱隊直屬二團當參謀。那時沒有大型機械,修路全靠鋼釬、二錘和自制的炸藥。”

解放之初,工程施工還帶有歷史性的特點:一邊施工,一邊剿匪。“最讓部隊煩惱的是不時有土匪前來騷擾,阻礙施工、襲擊民工、破壞工具。”孫貽蓀說。

孫貽蓀記得,1950年的端午節(jié),他和排長張云山帶領一個排的士兵在重慶泥壁沱修路,正干得汗流浹背,民工跑來報告:“孫參謀,土匪來了,起碼有上百號人!”孫貽蓀馬上下令停止修路,調集火力壓制土匪,10分鐘后將土匪打退。

電影《讓子彈飛》中,片頭土匪張麻子破壞鐵路搶劫的一幕,讓人印象深刻。誰能想到,這樣的戰(zhàn)斗,竟然真實地發(fā)生在新中國第一條鐵路的建設中!

清末以來軍閥混戰(zhàn),四川尤盛,數(shù)十個大小軍閥時和時戰(zhàn),嘯聚起遍地土匪。建設與治理,都同時面對極為混亂的狀態(tài)。這在世界筑路史上堪稱特例。

成渝鐵路的建設進程,和四川社會治理的進程并進。

圖片來源:攝圖網(wǎng) 圖文無關

十萬軍民開山架橋

在成渝鐵路平等車站附近,林洪榮老人說,小時候特別喜歡去看鐵路施工。

“那個時候剛解放,物資緊缺,工地上只有遇到比較難以撬開的石頭才會使用炸藥,一聽說要放炮,我就去看熱鬧!”林老說,平等站當時是用火藥炸掉了半座山才修建的。

“修路過程真的是太苦了,太難了,但是我們都知道,這是給自己家鄉(xiāng),自己國家修的路!”97歲高齡的成渝鐵路參與建設者羅志云說。

鋪路需要129萬根枕木,四川各地群眾積極采伐送往工地。一些青年獻出做新床的木料,一些群眾獻出了珍藏多年的樟木楠木。孫貽蓀記得,在朱楊溪鋪軌時,正碰見一位留著胡子的鄉(xiāng)紳,把自己上好的壽材捐獻出來,幾根烏黑發(fā)亮的楠木上綁著紅花,敲鑼打鼓地送到工地。

現(xiàn)居內江的陳紹武,是參加成渝鐵路建設的第一批民工。因為學過打鐵,1950年,22歲的陳紹武一報到就被送往九龍坡站工地。做鐵匠學徒后不久就當了小組長,陳紹武老人自豪地說自己是“技術工”:“很多民工都是務農(nóng)出身,不知道如何挖土、填方、打炮眼,不僅工效低,而且屢出工傷事故。”

成渝鐵路培養(yǎng)出許許多多的“土專家”。他們很快掌握了建筑技術,在工作中不斷總結挖土、填方、放炮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技術改進意見,提煉出很多有效的施工方法。

在沒有任何大型機械化設備、條件極端艱苦、運力極為匱乏的情況下,10萬軍民經(jīng)過兩年的日夜奮戰(zhàn),全長505公里的成渝鐵路,于1952年7月1日正式通車。

這一天,成渝兩地萬人空巷。成都30余萬民眾匯聚在大街小巷及火車站廣場,歡慶成渝鐵路建成通車。“共產(chǎn)黨萬歲”“40年愿望實現(xiàn)了,鞭炮響連天。永遠跟著共產(chǎn)黨,幸福萬萬年”的口號響徹天空。從這一天起,乘火車在成渝間旅行,單邊旅行時間由一周縮短為當晚出行第二天晚上到達。

正是這一天,開啟了新中國鐵路建設和發(fā)展的新征程。

堅守成渝燃盡青春

四川省內江市椑木鎮(zhèn)外,沱江水一彎九折,鋼鐵長橋飛架兩岸,充滿二十世紀的工業(yè)之美。歷經(jīng)歲月,鋼橋屹立如新。

“我父子兩代人都是橋梁工,負責對鋼梁進行噴砂除銹、噴漆、噴新,更換鉚釘。”佩戴“內工段012”號工牌的周小洪,和這座成渝鐵路橋打了兩代人的交道。

“這橋建得真是結實,1981年大洪水,抗洪官兵都給橋裝了炸藥,以防萬一。上游沖下一艘采砂船,撞上了5號橋墩,結果只撞掉橋墩一點外皮。”

1952年的6月30日,成渝鐵路全線通車剪彩儀式的前一天,上海小伙子顧寶慶到達成都,擔任成渝鐵路公務列車的車長。那一天是他和大西南結緣的日子。

今年91歲的顧寶慶,說著一口夾雜上海方言的重慶話。他說,成渝鐵路通車后急需管理者,鐵道部從東北、華北、華東各鐵路局和高校調來人才,他們成為西南鐵路第一代管理骨干和技術人員。

當時24歲的他要離開上海奔赴西南,大家都覺得不可思議。有親戚勸:“你是不是一時沖動?”

“恰恰相反。”顧寶慶說。做出決定前,他仔細審視了自己的經(jīng)歷——1947年考入上海鐵路局,上海解放后擔任乘務員、廣播員。后來他又負責紅綠燈信號,直至擔任客運車長。

“如果水平低、能力差,我拿什么支援大西南?我向組織上提出去支援,就是覺得能盡自己的力量。”顧寶慶說,在舊社會,像他這樣沒有背景的普通青年,連考試機會都很難爭取,新中國給了他人生的轉折。他要用所學去回報黨的恩情。

這樣的年輕人還有很多,他們心中吶喊著“到國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建設新中國”,穿越崇山峻嶺,從此扎根。他們眼里,這條鐵路就是國家的號召,就是自己的價值。

工業(yè)建設第一血管

成渝鐵路建成后,又建成了寶成鐵路,讓四川盆地連入了國家交通大動脈,讓封閉的西南走向了開放。這是新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取得的突出成就,有力鼓舞了全國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熱情。

它更是新中國工業(yè)建設的第一條血管,開啟了新中國的工業(yè)建設大幕。鋼鐵、技術、人才順著鐵路,從祖國的四面八方進入西南的險峻山間,實現(xiàn)了整個中國的經(jīng)濟布局大調整。

新中國成立之初,工業(yè)發(fā)展嚴重不平衡:全部輕工業(yè)和重工業(yè)70%在沿海,只有30%在內地。鐵路建設為完成現(xiàn)代工業(yè)布局打牢基礎。沿著鐵路,除了成渝兩個特大型城市外,崛起了共和國科技城綿陽、重裝之都德陽、鋼鐵之城攀枝花……一個又一個爭氣故事,在大西南啟蒙、孵化、成長:

——1964年,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向世界莊嚴宣告:中國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了原子彈技術,打破了超級大國的核壟斷。

——高鐵每小時300公里速度,車輪和鐵軌間只有不到指尖大小的接觸面積,如果鋼軌出現(xiàn)頭發(fā)絲直徑的凸起,沖擊力會瞬間達到7噸!這一高鐵基礎難題被攀鋼攻克,全國大約一半的高鐵鋼軌、80%的出口鋼軌產(chǎn)自攀鋼,表面誤差被精準控制在0.2毫米以內。

——2019年6月5日,核聚變“人造太陽”核心部件交付成功;6月25日,國內首臺24兆瓦每分鐘6000轉管線電機研制成功;7月29日,國內首臺F級50兆瓦重型燃機原型機裝配成功……西南涌現(xiàn)了全球最大的發(fā)電設備制造基地,發(fā)電設備產(chǎn)量連續(xù)多年位居世界前列。

光陰如梭,成渝鐵路的運力運能幾經(jīng)升級,已然見頂。在它之后又建成了成遂渝鐵路和成渝高鐵,川渝正在聯(lián)合申報成渝高鐵復線。作為西南鐵路大家族的“老大哥”,成渝鐵路真的慢下來了。

然而,慢,不代表退出。“共和國第一鐵路”仍在發(fā)揮重要作用。重慶至內江5612次、5611次,就是仍開行在成渝鐵路上的“綠皮小慢車”。短途幾元錢,最貴不過20來元,方便了沿途村民出行,在脫貧攻堅中發(fā)揮了基礎交通作用。“老而不退”的老車體吸引了不少游客體驗,成為旅游扶貧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成渝鐵路開放精神

成渝鐵路,或許有一天,終將從我們眼前遠去。

但成渝鐵路的建設精神,它開啟的經(jīng)濟版圖,卻已經(jīng)成為中國不可或缺的經(jīng)濟新引擎。

從衛(wèi)星端俯瞰,依靠成渝鐵路“輸血”而成長的成渝經(jīng)濟區(qū),處于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和長江經(jīng)濟帶的接合部位。成都在電子信息、汽車、食品飲料、冶金、機械制造等方面特色鮮明;重慶是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長江經(jīng)濟帶“Y”字形大通道的聯(lián)絡點,承東啟西、連接南北!

鐵路自身躍遷,加速著經(jīng)濟體嬗變。2018年開行的6300余列中歐班列中,從成都、重慶兩地發(fā)出的班列占總數(shù)約50%,成渝城市群的集貨能力,跟隨這條物流大通道快速走向了世界。

2019年8月15日,國家發(fā)改委印發(fā)《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guī)劃》,提出建設重慶、成都為起點的三條通路,共同形成西部陸海新通道的主通道。充分發(fā)揮重慶位于“一帶一路”和長江經(jīng)濟帶交匯點的區(qū)位優(yōu)勢,建設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發(fā)揮成都國家重要商貿物流中心作用,增強對通道發(fā)展的引領帶動作用,著力打造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成渝鐵路代表的新中國鐵路網(wǎng)及其形成的開放格局,正如同黃河之水一樣奔流入海。那些被內陸、山嶺束縛的日子,終將一去不回。

新華每日電訊 記者 謝佼、劉潺、薛玉斌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wǎng)

責編 張楊運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jīng)濟新聞APP

每經(jīng)經(jīng)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