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4-30 12:01:45
每經記者 高苗 每經編輯 趙橋
新冠疫情呈現全球“大流行病”態(tài)勢,由于物流通道阻塞,不少國家和地區(qū),陷入了生產物資和防疫物資運輸受阻的雙重打擊。在此背景下,中歐班列備受關注。
國家發(fā)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新聞發(fā)言人袁達日前表示,憑借安全穩(wěn)定的表現,中歐班列成為疫情期間國際物流運輸的重要選擇。
數據顯示,截至3月底,中歐班列已開行1941列,發(fā)運貨物17.4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15%和18%,包括“長安號”在內,總體開行形勢良好,運量實現逆勢增長。
此番“破阻”前行之舉,不僅打通了疫情防控的“補給線”,也推動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深化衛(wèi)生領域的合作。陜哈實業(yè)集團有限公司(后文簡稱陜哈)董事長、哈薩克斯坦國際一體化基金會秘書長何誠對此深有感觸……
受疫情影響,當前各國防疫管制措施不斷升級,諸多物流通道陷入停滯,中歐班列卻逆流而上,井噴增長。包括從西安開行的“長安號”貨運班列,成為中歐、中亞、中東、中俄等國際段貨運命脈的重要保障。
公開信息顯示,截至3月30日,“長安號”已開行656列,是去年同期的2.3倍,日均開行達7列左右;運輸貨品由最初單一的石油鉆井設備增加到汽車、生活用品、廚具、日化等13個大類5000余種貨物,覆蓋40多個國家,成為進出口貿易的“黃金通道”。
面對疫情挑戰(zhàn),各方市場主體積極尋求“突圍”。如陜哈旗下陜哈物流公司,在中哈邊界公路散貨運輸不暢的情況下,推出“抗疫運輸保障升級版”,西安—阿拉木圖“散拼直達”運輸新服務。
何誠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我們接受散貨拼柜,按方按公斤合理計費,全程不開箱不停站,八天就能直達阿拉木圖,解決小型貨物運輸的燃眉之急。”
今年3月中旬,陜哈物流已發(fā)出第一批“散拼直達”貨物,為防疫物資出口提供了頗多助力。
作為中國向西開放的前沿陣地,西安“大城樞紐”的體現,不止于“長安號”。
航空運輸方面,因防控疫情輸入,考慮到分配入境飛機的需要,早前,國家航空局將西安、太原等12個城市指定為第一入境點;與此同時,西安還發(fā)揮著防疫物資空運樞紐的功能。何誠透露,經過航空運輸和海關協(xié)調多番努力,數日前,兩架滿載防疫物資的哈國飛機由西安順利起飛……
對沖疫情的同時,“一帶一路”合作也在加快復蘇。
今年1至2月,中哈貿易額達到22億美元,同比增長7.9%。盡管疫情不可避免地為雙邊合作帶來影響,但雙方合作的扎實基礎、堅實韌勁始終未變。
日前,經陜哈協(xié)調運作,因疫情原因擱置的47輛滿載化工設備的運輸車輛,途經新疆霍爾果斯公路口岸順利出境。該批車輛所涉項目為“一帶一路”和“中哈合作生產潛力領域”典型代表,計劃于2021年8月投入生產,年產量可達50萬噸聚丙烯。
大型農資貿易也在持續(xù)深化,如陜哈正積極引進玉米、麩皮等飼料原料,將國外粗榨油引入陜西大型油企加工精煉,供應市場。
工程方面,陜哈同湖南云箭集團有限公司、江西省水利水電建設有限公司展開洽談。
各方就哈薩克斯坦可再生能源利用項目,即小水電站投資建設項目共同商討,為疫情結束后,快速推動和落實合作項目做好前期準備……
何誠同時介紹,中哈醫(yī)療衛(wèi)生和電商合作也取得快速突破,共建“健康絲路”、“數字絲路”的迫切性顯著提升,合作新業(yè)態(tài)正呼之欲出。
近日,適逢《陜西省“一帶一路”建設2020年行動計劃》印發(fā),就交通商貿物流、國際產能、科技教育以及國際文化旅游等工作提出全新要求。作為“一帶一路”核心節(jié)點城市,西安也正在加快形成對外開放新格局。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