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5-20 10:48:36
在自曝財務造假40余天后,瑞幸咖啡正式收到納斯達克退市通知。
每經記者 李卓 每經編輯 王麗娜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5月17日剛滿上市一周年的瑞幸咖啡(NASDAQ:LK),在自曝財務造假40余天后,正式收到納斯達克退市通知。
“終究是要有人對造假負責的。”一位接近瑞幸的知情人士如是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感嘆。
就在幾天前的5月12日晚間,瑞幸咖啡宣布調整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CEO錢治亞和COO劉劍被暫停職務,并從董事會辭職。這被視作針對瑞幸造假獨立調查的一個階段性結果呈現。不僅于此,在此輪調整中,陸正耀雖然保留了瑞幸董事長職位,但也退出了公司治理委員會。
納斯達克周二同時表示,計劃于美國東部時間5月20日上午7點(北京時間5月20日晚上7點)恢復瑞幸咖啡的交易。
北京時間5月19日晚間,按照瑞幸咖啡的最新公告,公司是在5月15日收到納斯達克交易所的退市通知,公司計劃就此舉行聽證會,在聽證會結果出爐前,瑞幸將繼續(xù)在納斯達克上市,聽證會通常安排在聽證請求日期后的30至45天舉行。
根據披露的文件,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上市資格委員會做出摘牌的決定基于兩個理由:根據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市規(guī)則5101,瑞幸咖啡于4月2日披露的虛假交易引發(fā)了公眾利益的擔憂;根據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市規(guī)定5250,瑞幸咖啡在過去未能公開披露有效信息,并通過此前的商業(yè)模式進行了虛假交易。
對此,就在5月20日凌晨1點,陸正耀朋友圈發(fā)布個人聲明,再次就瑞幸咖啡事件造成的惡劣影響致歉之外,正面回應瑞幸被納斯達克勒令退市:“根據瑞幸咖啡的公開披露,目前公司也已根據階段性調查結果,第一時間處理相關責任人、重組董事會、更新管理層、積極進行整改,但納斯達克不等最終調查結果就要求公司退市,出乎意料,對此我個人深感失望和遺憾。”
從自曝虛增收入自查,到勒令摘牌,這一次納斯達克對瑞幸咖啡事件出手之重,某種程度確實非同以往,各種緣由,值得關注。
曾代理過多起中概股集體訴訟的北京郝俊波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郝俊波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表示,納斯達克要求退市會有詳細的理由說明,從公開的這兩點理由來看,他個人認為瑞幸咖啡抗辯難度會比較大,這也意味著被摘牌的可能性也是比較大。但是,可以預料到的是,在一個月后即將舉辦的聽證會上,瑞幸咖啡肯定會就是否違反納斯達克上市的相關規(guī)定提出自己的抗辯理由,這將會是最大焦點。
而另一方面,深陷財務造假風波的瑞幸咖啡也仍然沒有放棄自救。正如陸正耀最新個人聲明中所言,目前,盡管有疫情和造假風波的雙重打擊,瑞幸數千家門店仍在努力堅持運營。據知情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瑞幸內部與管理層“換血”正在同時進行的還包括門店優(yōu)化、瑞劃算停推、小鹿茶收縮等一系列戰(zhàn)略調整。目標就是“活下去”。
“我們此前對于造假事件一點也不知情,毫無心理準備。”漩渦之下,正如一位瑞幸咖啡員工直言,剛剛過去的40多天對于很多的瑞幸員工來說都堪稱“魔幻現實”,也歷經了一番心理“過山車”。
而瑞幸財務造假事件在經過40多天的發(fā)酵后,似乎正在顯現“多米諾骨牌”效應。
復盤自4月2日美股盤前公告自曝財務造假以來,瑞幸咖啡不僅股價坐“過山車”,當日盤前一度暴跌超80%。美股開盤暴跌78.5%觸發(fā)當日首次熔斷,公司恢復交易后,在40分鐘內又連續(xù)發(fā)生了5次熔斷。震驚資本市場。
隨后,中國監(jiān)管層陸續(xù)表示高度關注并密集發(fā)聲。
4月7日,在歷經連續(xù)三個交易日暴跌之后,瑞幸咖啡股票于盤前宣告停牌。停牌后每股報價4.39美元,股價下跌了近89%,市值僅剩11億美元。
而自財務造假事件爆發(fā)后,瑞幸也已發(fā)生多次重要人事變動。這其中,包括4月23日,瑞幸獨立董事、審計委員會委員Thomas P.Meier辭職;5月1日,瑞幸咖啡首席技術官何剛因個人原因辭職。
5月12日晚間,瑞幸咖啡進一步宣布調整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CEO錢治亞和COO劉劍被暫停職務,并從董事會辭職。瑞幸咖啡還對參與造假的6名員工進行停職或離職安排。
蒙受損失的多家機構投資者亦“用腳投票”。根據5月11日瑞幸咖啡發(fā)布的公告,其原第三大機構股東Capital Research Global Investors(以下簡稱“CRGI”)清倉了公司所有股份。而據瑞幸咖啡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的文件,截至今年2月10日,CRGI還持有瑞幸咖啡9.2%的股權。除了CRGI,孤松資本也于4月3日清倉離場,它在渾水做空報告發(fā)布前持股10.6%。
除此之外,針對瑞幸財務造假,中美兩地律師宣布發(fā)起集體訴訟,瑞幸還將面臨巨額罰款和涉事高管入獄等風險。
據郝俊波表示,瑞幸咖啡財務造假給投資者造成損失,不論退市與否,投資者都是可以繼續(xù)索賠的。
不過,就該案件目前進展來講,郝俊波5月19日晚間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透露,法院還沒有選出首席原告以及首席律師,按照美國證券集體訴訟制度,只有先選出首席原告、選出首席律師才能進行下一步訴訟程序。
對于首席原告至今沒有選出的原因,郝俊波分析認為,申請首席原告的競爭會非常激烈,很多損失大的投資者都會希望擔任首席原告,都會由他們的律師代為提出各方面的理由。
“投資者都會向法院表明自己會更有資格擔任該案件的首席原告,比如擁有比較豐富的證券投資經驗、受過比較良好的教育,或者損失比較大等等。單純從競爭角度來講,每個投資者都可能會有自己的一定優(yōu)勢。而瑞幸咖啡這個案件因為有很多投資者損失都比較大,導致申請者比較多,情況比較復雜。”郝俊波說。
而對投資者來講,當下似乎也并沒有什么更好的措施可以采取,只能等著看證券訴訟索賠的發(fā)展情況。
資本市場之外,對于瑞幸來講,也正在面臨一場生死時速。
一方面,財務造假事件曝出后,對瑞幸咖啡商業(yè)模式的質疑再次達到頂峰,尤其是在資本市場深陷信任危機,多方擔憂包括來自監(jiān)管層可能的重拳懲治,隨時都將可能讓瑞幸“大廈傾倒”。
但就在5月20日深夜的最新聲明中,陸正耀再次表示“堅信瑞幸咖啡的商業(yè)模式和商業(yè)邏輯是成立的,瑞幸咖啡自運營以來每年的營收都在持續(xù)增長。”
陸正耀在聲明中表示其本人一直在實業(yè)一線,風格可能太激進,企業(yè)跑得太快,也導致很多問題,“但我絕不是以‘概念做局’去欺騙投資人,我是真心想把企業(yè)做大做好,為社會創(chuàng)造價值!”
“過去的一個多月,我一直處于深深的痛苦和自責之中,夜不能寐。公司如果退市,面臨的困難和壓力必將繼續(xù)加大,但不論怎樣,我都會傾盡全力維持門店運營,竭盡所能挽回股東損失,讓瑞幸這個品牌能夠走下去。最后,再次誠摯地為事件帶來的惡劣影響向社會各界致歉!”陸正耀在聲明中如是說。
與此同時,從瑞幸近期的密集發(fā)聲和動作來看,瑞幸確實也正在試圖通過重組董事會、更新管理層、發(fā)送員工內部信等方式來重塑信心。
根據瑞幸5月12日官方公告,董事會已任命公司董事、高級副總裁郭謹一先生為代理CEO。董事會還宣布任命曹文寶和吳剛為董事會成員。
值得一提的是,依據公告,曹文寶自2018年6月起擔任瑞幸咖啡高級副總裁,負責門店運營和客戶服務。在加入瑞幸之前,在麥當勞中國擁有23年的經驗,擔任過包括麥當勞中國副總裁和北方大區(qū)經理等不同職務。吳剛則于2019年3月加盟瑞幸咖啡出任副總裁,負責公司戰(zhàn)略合作業(yè)務,在民航領域工作超過20年,曾任中國聯合航空執(zhí)行副總裁。兩位新任董事都是在瑞幸成立之后加入的職業(yè)經理人,均非此前陸正耀的神州系員工。
不過,最大爭議在,郭謹一盡管是瑞幸咖啡的聯合創(chuàng)始人,但由于曾是陸正耀的助理,從履歷上則仍然被視作“神州系”。
對此,批判者有之,肯定者亦有之。知情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評價稱,“他(郭謹一)在神州的時間其實很短,能夠在此時上任一定是經過獨立調查考驗的。”在該人士看來,瑞幸最新管理層背景已經相對多元化,董事會是想要重新建立健康的公司治理團隊。并且,與管理層換血同時進行的還包括門店優(yōu)化、瑞劃算停推、小鹿茶收縮等一系列戰(zhàn)略調整。
同時,據其透露,雖然高層換血看似動蕩,但瑞幸當前2萬多員工工資都能及時發(fā)放,隊伍相對穩(wěn)定,尤其很多中高層老員工幾乎沒有離職;再加上賬上現金充足,供應商貨款都能如期支付,供應鏈穩(wěn)定。
這種說法也在公司回應此前媒體報道“北京關店潮”的說法中得到部分印證。據瑞幸稱:受疫情等相關因素的影響,公司確實在進行正常的門店優(yōu)化,對個別效益不好或客戶覆蓋重合的門店進行“關停并轉”,同時持續(xù)新開門店。按照瑞幸方面的表述:“這也是公司門店戰(zhàn)略調整的方向。疫情后全國門店復工超過90%,一切運營正常。”
不過,不論瑞幸如何展開自救,瑞幸財務造假事件究竟會面臨監(jiān)管層的何種處罰仍然未知,而這也始終是一把懸在瑞幸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郝俊波認為,對瑞幸咖啡來講,目前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盡量爭取在聽證會上繼續(xù)為自己保留上市資格作出努力,爭取說服納斯達克聽證委員會,但這個難度還是比較大的。
業(yè)內人士分析稱,目前,瑞幸想要活下去、或者說自證商業(yè)模式的唯一方法,就是盡快實現自我“造血”和盈利。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