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3-14 23:17:02
當地時間3月14日,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向總督西蒙提交辭呈,不再擔任總理,新當選的自由黨黨首卡尼將于當日稍晚宣誓就任加拿大第24任總理。特魯多出生于政治世家,已連任三屆總理,但其執(zhí)政后期支持率走低,自由黨內不少人希望他辭職,外界認為美國當選總統(tǒng)特朗普對加拿大的關稅威脅也加速了他的下臺。卡尼主張創(chuàng)建統(tǒng)一的加拿大經濟體,幫助加拿大渡過經濟危機。
每經編輯 張錦河
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3月14日,加拿大總理賈斯廷·特魯多正式向總督瑪麗·西蒙提交了辭呈,不再擔任加拿大總理。據悉,特魯多未公開露面。
新當選的加拿大自由黨黨首馬克·卡尼將于當日稍晚宣誓就任加拿大第24任總理。
當地時間3月14日,加拿大外交部長梅拉妮·喬利表示,正在努力安排即將上任的加拿大總理馬克·卡尼在未來幾天與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進行通話。
當地時間3月12日,加拿大總督辦公室宣布,新當選的加拿大自由黨黨首馬克·卡尼將在14日上午宣誓就任加拿大第24任總理。
根據加拿大總督府辦公室的日程安排,加拿大總督瑪麗·西蒙將在總督府主持宣誓儀式。根據慣例,現任總理特魯多在卡尼宣誓就職前將拜訪總督并正式遞交辭呈。內閣名單將在卡尼宣誓當日公布。
3月9日晚,加拿大執(zhí)政黨自由黨新領袖選舉公布投票結果,馬克·卡尼贏得自由黨黨內選舉,成為自由黨新黨首,取代現任總理特魯多此前的黨內地位。
據央視新聞報道,賈斯廷·特魯多1971年12月25日出生于加拿大首都渥太華,父親皮埃爾·特魯多曾于1968年至1984年間兩次出任加拿大總理,為此小特魯多也被稱為來自政治世家的“漂亮小子”。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2008年,特魯多首次當選加拿大聯(lián)邦眾議員,開始從政。2013年,他角逐自由黨黨魁,以78%的得票率高票當選。2015年10月,他率領自由黨以壓倒性多數贏得聯(lián)邦眾議院選舉。次月,將要過44歲生日的特魯多就任加拿大總理。
2019年10月,特魯多率領自由黨贏得大選并連任總理。2021年9月,加拿大提前大選,自由黨再次勝選,特魯多開啟第三個總理任期。
看似春風得意,但特魯特的總理任期很難說一帆風順。除了在第一任期保持了“多數黨”地位外,執(zhí)掌加拿大九年多的特魯多政府在第二和第三任期并未在聯(lián)邦眾議院獲得多數,執(zhí)政聯(lián)盟所占席位越來越少,執(zhí)政難度也越來越大。
分析人士認為,特魯多在其首個任期內,許多政策“聲勢浩大但草草收場”。近年來,加拿大經濟萎靡,物價高漲,生活成本不斷上漲,無家可歸者人數激增,外交爭端頻發(fā),特魯多的支持率也隨之走低,從第一次當選時的63%,下滑到如今的20%上下。特魯多新銳政治家的光環(huán)逐漸褪去,“個人魅力”的加分項已不復存在。
在他領導的自由黨內部,不少人不滿特魯多的執(zhí)政表現,希望他主動辭職。此外,外界還認為,美國當選總統(tǒng)特朗普對加拿大的關稅威脅,導致自由黨內部分裂,也將加速特魯多下臺。
圖片來源:CCTV國際時訊視頻截圖
據新華社,卡尼1965年出生于加拿大西北地區(qū)的史密斯堡,在艾伯塔省的埃德蒙頓長大。從哈佛大學畢業(yè)后,卡尼前往牛津大學學習,并于1995年取得博士學位。
在2004年擔任加財政部副部長之前,卡尼曾就職于高盛公司。2008年,卡尼擔任加拿大銀行行長,在國際金融危機期間負責加拿大貨幣政策。2013年,卡尼擔任英國央行行長,成為首位擔任此職的非英籍人士,并領導英國央行應對英國“脫歐”。
在過去兩個月的黨內競選中,卡尼被稱為政壇“局外人”。在特魯多今年1月6日宣布辭去自由黨領袖職務后,卡尼1月16日正式宣布參加自由黨領袖選舉,并辭去所有商界職務。
根據自由黨選舉委員會的數據,卡尼獲得近86%自由黨注冊選民的支持,在該黨新領袖選舉第一輪中便輕松勝出。
卡尼在勝選演講中說:“美國覬覦我們的資源,我們的水,我們的土地,甚至我們的國家。一旦得逞,將摧毀我們的生活。”卡尼說,他的政府將保持對美國的報復性關稅措施,直到“美國人對我們表示尊重”。加拿大要團結起來,不能讓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得逞,“加拿大永遠不會以任何方式、形態(tài)或形式成為美國的一部分”。
卡尼承諾加拿大政府將把關稅收益用于保護勞動者,并使關稅對美國造成最大程度影響,同時把對加拿大的影響降到最低。
卡尼先前在競選辯論會上表示,他曾幫助加拿大渡過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他準備帶領加拿大渡過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加征關稅帶來的另一場經濟危機。卡尼說:“你需要危機管理方面的經驗,需要談判技巧,也需要專業(yè)經濟知識。加拿大無法控制特朗普的行為,但可以控制自身的經濟管理。”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新聞、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